预约
报名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7X24小时

选择下列产品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021-62765524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顶部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备考 > 历年真题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

作者:上海成考网-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11-25 收藏

人浏览

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l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属于                                   (    )

A.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不可知论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这是                                   (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下列各项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是                                     (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和统一的观点                           D.本质和现象的观点

4.下列各项体现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思想的是                         (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5.正确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关系的哲学依据是                   (    )

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B.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

C.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对立表现为                               (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C.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D.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

7.与感性认识相比较,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    )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生动性和具体性

C.丰富性和多样性                               D.抽象性和间接性

8.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不完全的。这说明真理具有                                                     (    )

A.绝对性                                             B.客观性

C.相对性                                             D.一元性

9.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是                                           (    )

A.政治制度                                          B.自然科学

C.政治思想                                          D.思维科学

10.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      (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广大群众和少数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C.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D.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1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    )

A.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                        B.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C.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D.思想理论对历史发展的引领作用

1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13.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含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个方面,其中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                                             (    )

A.重要武器                                      B.主要形式

C.战略阵地                                          D.基本内容

14.毛泽东提出,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这支军队的唯一宗旨是 (    )

A.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执行严格的革命纪律

C.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D.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5.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                                      (    )

A.长期性                                           B.稳定性

C.独立性                                           D.过渡性

16.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其中高级形式是                                                                 (    )

A.委托加工                                       B.公私合营

C.统购包销                                        D.计划订货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

C.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D.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

1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毛泽东思想

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

A.以人为本                                          B.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                                          D.独立自主

2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C.实现共同富裕                             D.实现人的平等而全面发展

2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    )

A.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

B.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阶段

2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                                                                       (    )

A.改革开放                                         B.四项基本原则

C.艰苦创业                                          D.经济建设

2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               (    )

A.国家治理体系和管理体系现代化     B.国家治理体系和监督体系现代化

C.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国家治理体系和执政能力现代化

24.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这是因为                                        (    )

A.改革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

B.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细枝未节的修补

C.改革是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解放生产力

D.改革是对社会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25.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中,稳定是                                 (    )

A.目的   B.动力

C.根本   D.前提

26.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                                                        (    )

A.温饱水平                                       B.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发达国家水平                                   D.小康水平

2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    )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按劳分配为主体,按需分配为辅

C.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为辅

28.党的十八大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变为                                                       (    )

A.提高质量和效益                              B.扩大经济规模

C.提高发展速度                                   D.加大投资力度

29.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                                          (    )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B.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C.坚持民主集中制                   D.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要提倡集体主义,反对                    (    )

A.个人利益                         B.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C.等价交换原则                     D.物质利益

31.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应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形成                      (    )

A.倒金字塔型分配格局               B.橄榄型分配格局

C.金字塔型分配格局                 D.哑铃型分配格局

32.台湾问题实质上是                                                      (    )

A.国共关系问题                     B.中日关系问题

C.中国的内政问题                   D.中美关系问题

3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    )

A.国家互信协作                      B.各国共同繁荣

C.各国同步发展                      D.国家主权平等

34.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居于基础地位的是                                                             (    )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35.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    )

A.农民阶级                                          B.知识分子

C.新的社会阶层                                  D.工人阶级

3620161021日,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纪念长征胜利(    )

A50 周年                                        B80 周年

C70                                          D60

3720161024日至27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                                        (    )

A.《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B.《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

C.《关于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意见》      D.《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38.据新华社201741日报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设立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该新区是  (    )

A.重庆两江新区                                   B.河北雄安新区

C.上海浦东新区                                   D.天津滨海新区

392017514日至15日,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此次高峰论坛的主题是                                                           (    )

A.加强国际合作,致力于稳定,实现共同繁荣

B.加强国际合作,致力于稳定,实现共赢发展

C.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

D.加强国际合作,致力于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4020168月,第三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获得本届奥运会女子排球冠军的球队是                                                   (    )

A.中国队                                            B.美国队

C.巴西队                                            D.俄罗斯队

 

   (非选择题,共70分)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4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10分,共 30分。

43.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4.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哪些特点?

 

 

 

 

 

45.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46.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必须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试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涵义,并说明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80分。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唯心主义的概念。

哲学的基本派别特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唯物主义指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即坚持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指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即坚持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意识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任何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一切物质的存在方式,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脱离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另一方面,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一切运动的承担者和主体,无物质的运动也是不存在的,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世界的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所谓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发展是指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等。C项中的“相反相成”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即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相互消蚀等。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根本性质发生变化中的作用更为显著,只有通过矛盾双方的斗争,才能突破现存事物的限度,促使矛盾相互转化,并使一事物变成他事物。C项中的“物极必反”体现了矛盾的相互转化,即矛盾的斗争性。A项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现了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B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项中的“欲擒故纵,声东击西”体现了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关系原理。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辨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在依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外因关系原理是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政策方针的理论依据。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

一般来说,唯物主义是反映论,唯心主义是先验论。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的全部感性、理性认识过程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反映过程是能动积极、辩证发展的,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唯心主义认识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把人的意识说成先天就有的东西,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物质世界反而是这种意识的产物。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理性认识的特点。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它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还没有深入到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因而是认识发展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真理的相对性。

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第一,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特定对象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都不可能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完完全全地一致。第二,从认识的广度来看,每一个真理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在有限范围内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不可能穷尽客观世界的一切方面和一切过程。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社会意识形态。

理性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从结构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不进入上层建筑且不反映经济基础的部分,如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另一个是进入上层建筑并反映经济基础的部分,这部分又称为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理论、哲学理论、宗教观念、道德观念、社会科学、艺术等。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思维科学是研究思維活动规律和形式的科学,为科学三大领域之一,思维一直是哲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及其他    一些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所以,两者都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分歧。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唯心史观认为少数天才、帝王、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人,所以,两者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最主要的社会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土地革命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关系。

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剥削关系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长期贫穷落后的重要根源。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又是土地问题。因此,进行土地革命,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这是中国民主革命主要的基本的内容。除此之外,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形式,革命根据地是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的内容。

毛泽东提出,要取得武装斗争的胜利,必须建设好人民军队,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所以,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过渡性。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

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在工业中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在商业中经销代销等初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再发展到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1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现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

2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在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阐明社会主义本质的同时,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水平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2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那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它的简明概括,“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11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本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的原因。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等方面来说,改革是中国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这场革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革命,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也决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2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2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共十八大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2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核心和精髓是人民民主,发扬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3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要提倡集体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这是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取向。

3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3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台湾问题的实质。

台湾问题最初是由于中国内战而形成的暂时分离状态。1949 年,国民党政权在反共反人民内战中失败,从大陆退踞台湾,在美国等的扶持下,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半个多世  纪。因此,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不容许外国干涉,要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这就是台湾问题的实质。

3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3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四个尊重”的內容。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是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贯彻。”其中,尊重劳动是基础和根本,劳动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

3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36.【答案】B   时政

37.【答案】A   时政

38.【答案】B   时政

39.【答案】C   时政

40.【答案】A   时政

二、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 20分。

41

解析:错误。(2分)

1)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强调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承认并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充分发挥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主体作用。而物质世界存在着其内在的规律性,人的行为如果违背它,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导致无效或失败的结果,所以,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要求。(4分)

2)强调客观规律性,并不是否定主观能动性,恰恰是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只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讲尊重客观规律,就会夸大精神的作用,导致实践中的唯心主义。题中的“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的观点显然并没有以承认和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而是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只有如此,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4分)

42

解析:正确。(2分)

1)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分)

2)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4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 30分。

43

解析:(1)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4分)

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第二,生产方式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三,生产方式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6分)

44

解析: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有:

1)革命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只是追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3分)

2)革命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武器库中学来的,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2分)

3)革命目标和革命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5分)

45

解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4分)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4分)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2分)

四、论述题:20分。

46

解析:(1)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5分)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3分)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4分)

第二,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上面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体系。(4分)

第三,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文明。增加环保投入,健全环保监管体制,提高监管能力,加大执法力度。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4分)

检测到您还未登录,请登录后下载此真题及答案解析,谢谢!您可以:立即注册会员登录会员
下载附件

距2023年成人高考还有

考试报名:
报名时间 报考条件 招生专业 现场确认 志愿填报 报名入口
准考证:
2023年10月下旬起 打印时间 打印须知 注意事项
成考考试:
2023年11月05日-06日 考试科目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成绩查询:
2023年12月中旬起 查分时间 查分入口 常见问题
录取查询:
2023年12月开始 查询入口 查询方式 录取分数
毕业:
每年6月中旬起 毕业待遇 证书样式 就业方向

上海 · 招生院校

    标签arclist报错:指定属性 typeid 的栏目ID不存在。

查看全部>>>热门资讯

查看全部>>>历届考题

查看全部>>>课程中心